Strict Standards: Only variables should be assigned by reference in /www/wwwroot/www.ilohas.net.cn/public_html/components/com_home_page/views/home/tmpl/news.company.detail.php on line 47

3月19日下午,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再次就2019年的光伏電價政策征求企業意見。據了解,此次電價方案與2月18日時的征求意見稿有一定的變化,且參會企業對新方案有較多的意見。
具體內容如何變化暫且不論。個人認為,每種方案都有優缺點,都不可能照顧到全部省份、全部企業的利益,沒有完全公平、合理的政策;只要符合大多數人利益,獲得大多數企業的認可就是好政策。
之前的電價方案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企業的一致認可,且國家能源局根據該方案制定的2019年的競價管理辦法,也基本得到了全行業的認可。如果此時推翻重來,把所有流程再走一遍,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,正式的政策預計最快也要4月份才能下發。
馬上就是3月底了,2019年即將過去四分之一,而2019年的電價、管理政策卻一直懸而未決!此時企業做的每一個重大決策,都是在賭博,賭自己能看準國家政策。然而,政策制定者的想法都在變,企業又如何能把握準?在規則不確定的情況下,大多數企業無法決策,只能等政策落地再決策。
時間!時間!時間!
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。時間不等人!
正式政策下發后,還有大量的工作等著我們做,包括:
各省確定競價規則、開展招標工作
企業做標書、參與投標(同時做前期工作)
省級開標、評標
省級上報、全國層面排隊、確定項目
企業完成全部前期工作
EPC招標、設備招標
項目設計
開工建設(土建工程、設備安裝、電氣工程)
申請并網驗收、并網
每項工作都需要時間。即使我們加班加點,
從省級競標到國家層面的排隊,至少需要2個月;
普通的地面電站項目,從獲得指標到并網,沒有半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。
如果正式的政策文件拖到5月底發出來,即使出臺一個看起來非常完美的政策,對今年的光伏市場也是無益處的。現在,整個光伏行業只有一個愿望:
期盼政策能盡快定下來,正式稿盡快下發!
光伏項目雖然建設周期較短,但受限于產品產能,如組件、逆變器的產能限制,也受到電網公司并網進度的限制。
1)設備產能限制
受2018年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,光伏系統目前的投資水平下,海外很多國家已經能實現平價。因此,與國內低迷的市場情況相反,海外光伏市場十分火爆,所以大的一線企業把主要產能都安排給國外市場,部分企業已經接到4季度的海外訂單。
如果國內政策無法盡快落地,則一線企業的三、四季度產能可能會有較大量安排給海外,導致無法充分供應國內市場。
2)電網并網限制
根據2016~2018年三年的統計數據,歷史上單月最高并網量為2017年6月,當月新增并網1174萬kW。然而,要完成單月10GW以上的并網量,從企業到電網公司的工作人員,都要付出極高的代價。
除去1月、12月、6月、7月這幾個卡時間節點的特殊月份,2016~2018年其他月份的單月并網量在75~330萬kW之間。
因此,呼吁政策能夠盡快落地,企業可以盡快開展項目的相關工作。
